目前分類:背痛治療紀錄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吃中藥調理到現在差不多半年了,原本醫生建議要搭配平甩功來增進氣血循環,一開始我確實每天努力做平甩功,期待早日擺脫背痛。
直到某日,大概是我甩得方式不對,肩膀和上臂的痠痛累積到某個程度,身體有點吃不消,甚至還為此去進行物理徒手治療來減緩痠痛。
所以目前沒再繼續做平甩功了!不過還是有相對比較好的事發生!

背痛目前已經不太明顯了,頂多到晚上睡前或是運動後覺得背部有點緊繃。緊繃感出現時不會一直持續,這種緊繃不致於影響睡眠,平時彎腰什麼的也沒有引起特別的痛感,慢慢地我就開始恢復自己的運動習慣了。

膝蓋的疼痛其實不能用疼痛來描述,感覺不是很精準。這種不舒服比較偏向刺刺的、痠痠的,但是又不會影響到我的活動度,上下樓梯也不特別難受,甚至現在恢復運動習慣,這種不舒服也沒有造成什麼阻礙。
這段時間,膝蓋的不舒服程度是有點起伏沒錯,有時整日感覺不舒服的時間長,有時一整天都沒有特別覺得難受,因此我傾向於暫時相信中醫師認為這是氣血走到下肢時不通暢所造成的說法。

ug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26(一):針灸療程已經完全結束,今天開始的療程以吃藥為主。
醫師一直認為我的疼痛這麼久無法痊癒是因為體內氣血循環不良,血氣不足,所以不管用哪一種治療方式都沒辦法徹底根除我的疼痛。
在經過這麼長一段時間的疼痛以及治療之後,我實在也想不到自己還能做什麼樣的努力,於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開始服用中藥。

因為七月初要帶小孩出去旅遊,所以第一次開藥直接開了兩週的份量,吃藥配合平甩功,感覺疼痛似乎有所緩解,不舒服的感覺減輕了!
七月初也很開心地出門旅遊,大概都是玩一整天下來到睡前才會覺得不舒服。當然我沒辦法完全確定是不是因為行程轉移了我的注意力而讓我對疼痛比較不敏感。
但至少吃中藥的第一個星期,還沒有出門旅遊之前,我確實覺得沒有之前那麼不舒服!

ug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在骨科治療未果,本來已經開始考慮要不要去馬偕或台大新竹分院看疼痛科,但考慮到去大醫院總是要花很長時間排隊等候,而且有時候大醫院的醫生所開立的處置基本上跟診所沒有兩樣,卻得耗費好幾倍時間等待,我光用想的都會覺得很生氣!在網路上又亂逛了一通,想說,不如改看中醫好了。搜尋一番感覺華陽中醫診所的醫生似乎評價不錯,就決定先到華陽看看。

2017/6/6:開始看中醫

第一次的男中醫不論(沒什麼特殊感覺)。

第二次開始,女中醫先針對我疼痛的背部針灸了兩次,兩次針灸完我都非常不舒服,感覺疼痛的地方比原先更痛更僵硬,又回到坐靠背椅不敢靠背的情況。一次針灸到下次針灸中間大約間隔兩三天,這兩三天之中我都會感覺既痛又難受,除了本來背部接近中段處的痛點之外,連下部靠近臀部的地方也有刺痛感。

跟醫生反應之後,她認為我的疼痛不能緩解是因為氣血太虛,疼痛處有鬱結,血路不通的結果就是針對疼痛的地方下針反而造成反效果。因此從第三次開始,改成針灸補氣的穴道-頭頂和小腿靠近膝蓋處,同時醫生希望我開始做平甩功來促進氣血循環,她的意見是這次針灸療程(共六次)結束後,要暫停針灸,先用中藥調理氣血循環,等到氣血通了如果還有疼痛不舒服,再針對痛點下針,效果才會好。

從6/15(星期四)第一次針灸補氣穴道+自行做平甩功(第一天五分鐘,一次;第二天10分鐘,兩次;第三四五天各是15分鐘,一次)以後,疼痛的感覺有點兒不同了。比較明顯的就是靠背不會那麼不舒服了,另外就是靠近臀部處的刺痛感有所緩解,早晨起床後到背開始感覺不舒服的時間延長了。

ug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8:花錢買了新科運動中心的教練課,上了三四堂之後,下背刺痛不舒服,跟教練反應之後,教練讓我冰敷&用網球(棒球)滾動按壓不舒服的地方,但是沒有改善,於是先去長春街的松青骨科看診,醫生診斷是筋膜炎,復健療程開熱敷&電療。我也拿診斷證明去新科退款,沒有繼續上教練課了。

由於熱敷跟電療並沒有讓不舒服的感覺緩和,所以改掛了馬偕的骨科,這次醫生幫我安排照X光。X光結果骨頭部分是沒有異常的。馬偕的醫生連復健療程也沒有幫我開,只叮囑我要多休息。

停止運動過了一兩週,背痛還是持續,這次改成到台大新竹分院掛復健科門診。醫生檢視之後也認為是筋膜炎,開了熱敷&電療的復健療程,叮囑我減少運動強度&時間。當然,這樣的療程對我還是沒有幫助,疼痛仍然持續。

之後在網路上看到許多人推薦市區的范揚峰骨科,於是找時間到那邊看診。醫生又再安排照了一次X光,說我脊椎下部的間隔太密壓迫到神經,開了拉腰、熱敷、電療的復健療程,同時向我推銷自費的點滴,說是可以幫助神經復原,但是一次要六百元。背痛已經對我的生活造成不小的困擾,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情,我自費打了兩次點滴。點滴很多人打,具體有什麼效果我沒感覺也說不出來,貴倒是真的很貴。至於拉腰,拉完只讓我感覺更不舒服,跟裡面的物理治療師反應,他們反而說我身體機能可能出問題,還告訴我一般人拉完應該要覺得很舒服。因為感覺沒有效果,我去了兩三個療程就放棄了。感覺好像又回到了原點!

繼續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訊息,發現有所謂的自費物理治療,很多健身的人都很推崇,於是我上網找了一家離家最近的,在竹中車站對面,又開始另一階段的復健。

第一次自費物理治療完,我痛得坐立難安,後來向物理治療師反應,他說第一次做完反應本來就會比較大,是所謂的「反痛」。由於第二次治療完就沒有這麼不舒服,因此我就繼續觀察,保持一周一至兩次的治療次數。

ug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